搜索

提高语文课堂问答实效性之思考

作者:肖青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09-07 

提高语文课堂问答实效性之思考

——高中部肖青萍

问题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的价值在于: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它能发现学生的困惑并引领学生去解决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它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并促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能力。这种教学形式被教师广泛地运用于语文课堂。

但是,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问题教学运用中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表现为:

1.问题来源多立足教师主观臆断,少走进学生关注困惑;

2.问题设计多琐碎简单肢解文本,少提纲挈领以纲带目;

3.问题探讨多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少斟字酌句理性思辩;

4.问题参与多囿于局部消极被动,少关注全体积极调动;

5.问题评价多赞美表扬肯定欣赏,少点拨纠偏批评指正;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课堂问答效率十分低下。如何提高课堂问答的实效性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一个十分现实又棘手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课堂问答效率呢?

一.问题设计力求“精”

1.所设计的问题要来源于学生

课堂问答的问题从哪里来呢?一般有两种途径:学生质疑;教师设疑。学生有疑,说明他对文本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是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倍加呵护,尽可能地调整教学设计,努力为学生解疑;教师设疑,是因为年龄、知识的结构差异,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所提出的问题比较肤浅,那么教师就要发挥作用,在“无疑处设疑”,激发学生思考。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切实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前期学习中的知识积淀和缺陷,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特点,巧妙而恰当地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疑”,万不可脱离学生、脱离文本,不然很可能造成课堂问答效率的低下。

2.所设计的问题要富有“张力”

问题设计虽要考虑趣味性,以期通过增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但万不可只为迎合学生兴趣或只为追求活跃的课堂表象而背离主题。进入课堂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包容度和思考力。有教师上《春酒》一文时,设计问题:请从写作内容的选择和词语运用的角度来说说你对课文中心的理解。这个问题比较有张力,它包括:①文章写了哪些内容?②文章的主旨是什么?③内容与中心是怎样的关系?④自选角度品味词语,从语言的角度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⑤文章表达上有什么技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3.所设计的问题要体现语文价值

观察课堂问答是否有效,其标准之一是观察所设计问题是否有语文价值。什么样的问题才算得上有语文价值?笔者认为,能从课文出发,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就称得上有语文价值。如上《端午的鸭蛋》时,有教师花十分钟时间,课堂问答“我们家乡有哪些风俗?”这个问题既不是重点又不是难点,对理解中心作用不明显,所以这类问题没有多大语文价值。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应立足在积淀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揣摩字词含义,去探究文章主旨,去发现语言材料运用规律,去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去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情与理。课堂上多去探讨这类有语文价值的问题,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会提高。

二.问题探讨力求“深”

1 要归还学生“读”“思”的时间

诵读、静思是有效落实问答的前提。没有“读”这个铺垫环节,没有“思”这个深化过程,再好的问题设计都难以深入。有教师为了提高课堂密度,千方百计地“节省”时间,表现为:①剥夺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和权力。有教师上《智取生辰纲》一文,学生刚接触文本两分钟,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组织课堂问答。不要说本文是一篇较长篇幅的明清白话小说,就是一篇当代短篇小说,只花两分钟也不见得能读懂,难怪大部分学生根本摸不着头脑。②剥夺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权力。有教师总是牢牢地把握着话语权,在学生思考的时候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还美其名曰“引导”,殊不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最需要的是安静,最想做的是静静地思考。我们的课堂若能多一点投入的“读”和安静的“思”,问答效果一定会更好。

2.要提高学生参与问答的广度

一个问题的提出,如果只有三五个人去参与,大部分学生被动等待,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课堂问答是肤浅而低效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以及小部分学生)的分析来代替,应让每个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我们应有意识地放慢课堂节奏,多顾及中下学生的困难,多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惟有让更多的花儿在春天吐蕾盛开,才有可能在秋天收获累累硕果。

3.要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

观察学生思维是否有深度,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指标: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到的知识;学生能否主动提问及提问次数多少;学生能否解决开放性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质量如何;学生能否创造性地回答问题;学生能否利用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等。教学心理学认为,在合适范围内,问题越简单,大脑皮层越平静,问题越复杂,大脑皮层越亢奋。在亢奋的情绪下,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记忆能力会得到最佳发挥。有些课堂气氛死板,学生收效甚微,原因之一是课堂问答缺乏深度。如何激发学生思维?我们不妨这样去做: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努力形成答案;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怀疑精神,做到不人云亦云;拓展学生思维,整合课内外知识;利用推理能力去解决问题等等。

三.问题评价力求“真”

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但这并不是说对于课堂问答可以不论对错一律加以肯定。我们发现课堂上有两种不良倾向:有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不论对错一律加以肯定,说什么这是“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独特体验”;有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一般不作任何评价或者只进行简单评价,说什么这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认为那样做可能是又一种“因噎废食”,教师一定要发挥好“首席”的作用:对于错误的回答,要少漠视多指正;对于含糊的回答,要少敷衍多点拨;对于正确的回答,要少复述多升华。课堂评价就应这样,多一点实在,少一点虚伪,使评价更中肯、得体、合理,这样会更有利学生的进步。

高中部录入:zxs    责任编辑:zxs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 招贤纳士 | 校长信箱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09 hdfls.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校址:江西赣州兴国路中段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400178  传真:8400436
  赣ICP备字:08000000号